穿越四百年,与绮罗文昌宫琴瑟和鸣

2023/2/7 来源:不详

“绮罗,志作矣罗,其村颇盛,西倚来凤山,南瞰水尾山,当两山夹凑间”,“竹树扶疏,田壑纡错,亦一幽境”。这是多年前,大旅行家徐霞客在绮罗驻足留宿的时候写下的。

站在远处望望,那些灰墙黛瓦和婆娑古树就会把刻满岁月的明清风韵带给你。村巷间,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散发着沧桑的气息却又难掩昔日的繁华。

村头的绮罗河畔,有腾冲最大、最气派的绮罗文昌宫,飞檐翘角,气宇轩昂。文昌宫占地总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余平方米,是明万历三十七年(年)乡人段尧俞倡建,清乾隆五至九年(-年)扩建,后经历代扩建重修,形成目前的规模。

文昌宫地形南高北低,呈龟背状。采用儒教文庙规制和道教宫观建筑相融合的设计,布局严谨,充分利用地形高差,使建筑群层次分明。整座建筑分布在四条轴线上:中轴线上的建筑有大门、泮池、棂星门、朱衣楼、文昌大殿、启圣宫;往东的轴线上有:义学楼、义孝楼、至圣楼(孔子殿);向西的轴线上有:戏楼、财神殿、魁星阁、土主庙等;再往西有:汉景殿、女娲殿。

风雨中,文昌宫沉稳地站在那里,这一站就是四百多年。文昌宫的大门有三扇,中门上方镶嵌着石刻的“玉真庆宫”四字。中门两边是两扇小嵌门。门额上分别有“礼门”“义路”。

相传古时,只有当年考取功名者和级别较高的官员才能从正面中门出入。两边侧门专供应考学子在科考之前,前往祈福而设,并规定由“礼门”而入,自”义路”门而出,以此教育人们入门守礼,出门重义。大门最显眼的是大大的“忠孝”二字,比人还高,苍劲有力,这可是朱熹的手迹。据说这字是绮罗村的老祖宗专程去京城拓印回来的。

推开年久的木门,只听吱呀一声,我们便穿越了时空。正中轴线上是一座“中”字形的石桥,也称“状元桥”。桥下是“泮池”,如弯月,也像砚,故被当地人叫“砚池”,寓意文墨满池,学子“入泮”有成。蓝天里的白云走得很快,映入泮池的睡莲之间,竟把睡莲衬的美轮美奂。

过了状元桥,便是棂星门。一高两低三重檐牌坊式歇山顶石木结构建筑,马上会让人联想起神话中鲤鱼跳龙门。再细看,中间两根柱子前后都有石质的须弥座并雕有瑞兽图案,须弥座上还有抱鼓石,抱鼓石上就有鱼跃龙门的图案石雕。

看来,这棂星门还真有鲤鱼跳龙门之意。身着汉服的我们于棂星门前拜过文昌帝君后,便抚琴读诗。指间流出的旋律,似空谷幽兰一般。低吟浅诵中,那些温暖的文字从心底汩汩流出。还有阳刚之气很足的太极拳,让观者顿觉心胸宽广。

一曲书简舞更是宛如池中快开的水墨莲花不慎娇羞。即便不诵读,只是摄影或聆听,在那转头的瞬间,相对无言会心一笑也可以让人非常舒心。

平日里文昌宫不对外开放,即便我们时常从大门前经过也没能一睹宫内的真颜。巧得很,古筝打卡第17站在文昌宫,又是阳历3月5日,遇到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惊蛰宣告着农耕时节已经到来。绮罗与和顺一样家家都是既耕种土地又读书,每个人既平凡也风雅。

这一天还恰逢农历二月初三,是文昌君的诞期,一切都是冥冥中自由安排,惠风和畅,丽日祥云,我们正好踏歌而来。文昌宫成了百姓尊崇朝拜考取功名的地方,并由此演绎了“崇文、重教、行善”为特点的文昌宫文化,在民间有很大的影响。要不是空中有飞机飞过,或是品味那个写有亦读亦耕的蛋糕,我们还沉浸在古代的时空。

曾听说过了状元桥,里面的建筑式样便是颐和园的缩小版。于是一群人想好好看看。我们去了一木一石都在诠释儒家教育理念的义学楼、义孝楼;去了祀奉“朱衣”“金甲”二神,能祈佑学子入考平安、顺利、有成的朱衣楼;去了殿宇气势恢宏,雕梁画栋的文昌殿;仔细看过六扇雕花格子门上的六个典故;去了启圣楼、魁星阁、至圣楼,还看了记录着多名参加科考获得秀才以上的姓名镌刻于石碑上的碑廊。每个院落都将屋檐上空飘着絮状云朵的一角蓝天馈赠给我们。

枝繁叶茂的老树及含苞欲放的木兰更添了古色古香之美,斗拱设计与雕梁画栋透着中华建筑的魂。每一处花纹,每一笔雕刻,无不显现其结构的严谨,雕镂之精湛,难怪个个都知道绮罗文昌宫关于“一两刨花一两银”的典故了。

出园之际,我们仍在遥想那个久远的早晨,还能在文昌宫伴着古筝读书,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

文:朱丽萍图:刘正凡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33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