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影子的故事,主角是都督的影子,都督
2023/12/17 来源:不详分析电影结构和导演立意的大家都说得很好了,我就提供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看看这部电影吧。
《影》,片如其名,讲述的是一个影子的故事。主角是都督的影子,都督则身处斗室,运筹帷幄。
影子是中国人的幽灵,是徘徊在存在与虚无之间的东西。它是存在的投射,又不是真实的存在,它是看得见摸不着的幻影,却又通向切实的真。
面对存在与虚无的分裂,各个文明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有干脆沉迷幻象的虚无主义,也有悬搁虚无的实用主义,而中国的解决方法大抵从古至今是没有变过的,它不是什么学说,而是一种内在的审美传统。
这是一种“影”的审美传统。
这种审美传统是由消除分裂的内在需求决定的。人与世界和自身的分裂,集中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分裂上。尤其启蒙运动后,理性严格与非理性划清界限,科学主义成了思想主流,人之为人的特殊性被降到最低,一下子从万物之灵成为了万物之一。
难怪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挥舞着理性(被认为人类所独有的)大旗攻城略地,最后发现最无法安放、最让人尴尬的就是理性本身:因为它时刻提醒人的受限。
而这个问题在中国本来是不存在的,因为中国认知世界的传统视角,是一个“影”的视角。
夏可君老师在上课时说到“幻真”的概念,所谓“幻真”,我理解为“虚幻的真实”。
他认为中国人在面对变化无常的世界时,处理方式为:“似”。
什么是似呢?就是介乎于真实与虚幻之间的东西——不是描摹,不是抽象,而是某种尺度微妙的“影”:比如文人画、比如书法、比如诗歌中的种种意象。
水墨山水,画的是山水吗?当然是。可那是真实的、眼前的山水吗?大部分情况下,它们都是文人的“胸中丘壑”,要想像对比莫奈的《睡莲》一样去对比《千里江山图》,是不可能的。
书法,它是字,是记录下来的事实;可它又是画,是与真无关的虚幻。它可以被作为形式来描述:“笔走龙蛇”“气韵生动”,它也可以被作为内容来描述:“行云流水”“入木三分”。
更妙的是,这两种形容是互通的。
诗歌更不用多说,随便举几组意象,就能体现古人对这种虚实相间的审美角度情有独钟:烟、雨、云、月、窗、烛……篇幅原因,点到即止。
这些“影”的审美倾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隔而不断”。
张导贯穿全片的几个隐喻,正是这种中国古典审美的具体体现。
雨、伞、屏、近乎黑白的色调,所有这些意象,都让电影里的世界和我们隔了一层。在所有文娱行业都在追求“身临其境”的大环境下,我认为这种刻意的形式化非常难得。它不求观众感同身受,不要求被解读什么历史语境,只要我们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