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的莲花带状碎釉和青分五色神的汝窑之

2024/1/24 来源:不详

中科医院用爱心承担责任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80416/6169886.html
古人,尤其是古代帝王对于鬼、神、天意的敬畏,现在的人,是很难理解的。汝窑,很大程度上,主要是承担皇室礼器用度,其线条勾勒,色调呈显,纹饰寓意,显尽古人的敬畏之心。北宋官窑汝窑带花卉纹饰的较多,是因为灌浆制作成熟有关,也和多用于礼事有关。统计会发现,北宋官窑汝窑独崇莲花,且全部模制,无一件手工刻花作品(和清凉寺满器刻花不同),构图庄重自敛,一丝不苟(和后朝官窑施以龙纹张扬皇威不同)。北宋官窑汝窑的莲花花瓣数目,莲花布局及所处瓷器位置皆有制度。观音拿着一朵花,和一个女人拿着一朵花是有不同含义的。观音拿着的一定是莲花,代表“空洁”。一个女人拿的可能是任意一种花,可能是“怀春”,可能是“闷骚”,也可能是在卖花。不要把汝窑上的莲花看作是花,那是一种神圣符号。说汝窑大都素雅无纹饰,是买卖人的说辞,借颂扬皇家美学,抬高汝窑身价。古代青铜器礼器的纹饰十分繁缛,然皆有讲究,敬神者正是靠这些纹饰表达敬神之意的。北宋官窑汝窑通过莲花纹饰表达敬神的虔诚至恭,今人不能笼统地以纹饰来说明什么。即跟审美格调无关,也和奢靡享受扯不上。北宋官窑汝窑的莲花造形之匠心,以今人治学浮躁很难读懂。比如,台北故宫汝窑莲花温碗的立足为什么是直筒形,而且立足高于北宋时期流行的立足,更别与汝窑作品中流行的卷足。其匠意表达,这是一只出水露柄莲花,以区别于睡莲。后仿者不解其意,许多后世汝窑莲花碗的仿品做成了撇足、矮足、卷沿足、弦纹足。汝窑的线条没有张扬,没有婀娜,是一种令人窒息的静穆之美。汝窑,以严谨,一丝不苟的,没有丝毫改动余地的造形设计,制造了一种“神器天成”。参差不齐的窑工制坯技术和个性,无法实现这种品质严苛的制造。只有北宋官窑澄泥为范的模制技术,能把“模种”设计数据贯彻始终。我们可在一次成形,无可挑剔的作品中,感受到北宋官窑汝窑的设计,千万次修改选择的历程。其模制技术既包括模具的精度,也包括胎泥的弹性应力控制,正是北宋官窑独有的夹炭工艺,保证了胎泥适用的屈服值,防止泥胎脱模后的回缩与变形。(台北故宫莲花温碗,椭圆比15.9比16.2,差0.3毫米,十个花瓣到底面的高低之差0.4毫米,可以看出北宋官窑汝窑制胎技术的控制水平。)北宋官窑汝窑青色釉从显色技术上分两大类,一种继承汝州民窑青窑器的单纯硅酸亚铁呈色技术。如下图的北宋官窑汝窑瓷片,内陆人熟见的釉色:另一种是北宋官窑独有的显色技术。如下图的北宋官窑汝窑瓷片:这种釉色在传世汝窑作品中能占一半左右,年10月苏富比拍卖的“汝窑洗”即是此类釉。这种釉的青色在器表面浓淡挥洒,不同位置,不同色调,青分五色。在不同强弱光线下,具有从草黄向靛青的过度。上图是室光下的照片,下图是冬日阳光下同一瓷片的照片:上图中的带状碎釉现象,在此类釉质汝窑器上非常普遍,大多发生在口沿,或色际线处。可能与其玛瑙的隐晶质未完全烧熔有关。下图是上篇评论《神的汝窑之四》中的配图,“北宋官窑汝窑油灯盏”放大的局部照片,口沿显带状碎釉,釉色在阳光下闪草黄。该器是灌浆器,胎壁薄,且尺寸工整,灰胎,手感偏重。苏富比十月3日拍卖的汝窑洗,即是这种釉感,是偏离内陆学藏两界经验的,真正的北宋官窑汝窑作品。这类作品虽然在国外拍卖会上出尽风头,但在民间的境地,却十分令人沮丧。甚至连收藏者本人都不看好和重视。不能不说,内陆学藏两界的汝窑认识出了问题。止于玄学的汝窑,悬在眼学上的汝窑,附在古玩圈概念上的汝窑,浸泡在市场上的汝窑,只是一堆文化泡沫。对此,我们万不可缺失的,是对科学的敬畏之心。这是一个思维和知识飞速迭代的时代,汝窑知识的更新,让我们充满期待。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71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