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大师的作品,看不懂怎么办
2025/1/13 来源:不详都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成长得更快。
我在学习了简单的艺术创作基础之后,最近正在试着从著名画家的作品中学习。但不得不承认,我看不懂,我不明白这幅画好在哪,也不明白有什么特点,更不用说学会什么绘画理念和方法了。
我也试图去找过名画鉴赏,但那些讲解太高深专业了,用了很大篇幅来讲时代背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色调的使用,细节的处理等等。或许美术专业的人来看,确实受益匪浅,但对我来说,只能用来催眠。
今天想推荐的《我和大师一起画》系列,非常适合我这种小白级别的兴趣爱好者,但其实它是儿童艺术启蒙书籍,所以也强烈推荐给各位想让孩子提高艺术审美和绘画水平的父母。
这个系列共有4本,《我和大师一起画:莫奈》《我和大师一起画:康定斯基》《我和大师一起画:克里姆特》《我和大师一起画:凡·高》,每本介绍一位大师,也就是说,介绍了四位大师的生平、绘画作品、艺术特点等,寓教于乐,容易理解。
作者汉娜·科诺拉,目前在芬兰的赫尔辛基工作,是一名平面设计师。她特别擅长运用色彩和形状,为来自欧洲、亚洲和美国的客户,做纺织品、产品、包装、图书报刊平面设计。她的著作包括《我和大师一起画:莫奈》《我和大师一起画:康定斯基》《我和大师一起画:克里姆特》《我和大师一起画:凡·高》《四季有风》等。
遇见大师
刚刚我们提到,这套书总共有四本,每本介绍一位画家,在“遇见大师”部分,介绍了这位画家的生平。如果说这套书是绘画教材,那么这部分就是这套教材的配乐,影响你的情绪,调动你深层次的感受。
比如,凡高年出生于荷兰,年到布鲁塞尔成为全职画家,年和高更发生争吵,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年自杀,留下超过张油画和多张素描。
康定斯基年出生于莫斯科,年学习艺术前曾在莫斯科大学学习法律和经济学并任教,-年年举办了3场画展,年一战爆发,年在包豪斯学院任教,年包豪斯学院关闭,年纳粹没收了57幅画作,年逝世于塞纳河畔。
以上是从《我和大师一起画:凡·高》和《我和大师一起画:康定斯基》简单提取出来的大师生平,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并没有那么简单,反而是充满选择和困难的。
所以,即便我成年之后才开始想要学习画画,也不算晚,即便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那也是很正常的。如果从童年时候就有机会了解到这些,那真是太幸运不过。
作品特点
四本书的封面色调看起来差不多,但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封面的风格截然不同:莫奈的睡莲和干草垛,凡高的线条和星星,康定斯基的简单图形,克里姆特的叠加拼贴。
这些恰恰是四个人不同的风格。我始终认为画画是有方法的,但绝不是跟着老师“你画一笔,我画一笔”,方法应该是告诉你可以怎样做,而不规定你一定要画成什么样子。
这部分也是让我恍然大悟的地方,我在一些专业的美术书籍中,看不懂那些高级的专业术语,而这本书通俗易懂的讲解和例子让零基础的成人和孩子都能够受益匪浅。
再有水平的老师,也不如能让学生听懂的老师。我自认为如果连我的理解能力都看不懂,那儿童们就更难以理解了。而这套书非常清晰直观地讲解了每位大师的特点,帮助读者了解和明白了画画的方法。
大幅海报
只告诉你方法,但不给你看成品,这绝对不是好老师,因为学生得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会成为什么样子。
每本书后都有一张巨幅海报,上面包括这位大师十张以上的作品,比如莫奈的《睡莲池》《撑阳伞的女人—莫奈夫人和她的儿子》,凡高的《盛开的杏花》《向日葵》《星夜》。
这些画作风格明显,结合作者的讲解,更能够理解大师的特点和风格,以及如何才能画出类似的作品。
不论是直接把整张海报贴在墙上,还是把一幅幅作品单独剪裁下来裱在相框里都很好看。反面是空白的,鼓励读者在上面画出自己相应风格的代表作,并张贴在墙上。
方便创作
这部分作者花了很大的心思,好的艺术老师一定要既能够让孩子学到东西,又保护好孩子的想象力和信心。
作者所挑选的四位画家非常有代表性,风格截然不同,所以在阅读和模仿的过程中,会全方面解锁自己的绘画风格。艺术没有唯一的标准,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抽象主义等等都很好,画得一模一样绝对不是标准,那样的话,照相机就是最好的艺术家了。
《我和大师一起画》中,每一本中都有12堂课精彩的艺术实践课,简明的文字、充足的留白和科学的课程设置,让读者从简到难地一步步来学习该大师的风格。
比如《我和大师一起画:克里姆特》中就有这样12堂课:如何像克里姆特那样画,如何像克里姆特那样使用图案,像克里姆特那样取材于生活,像克里姆特那样画轮廓,像克里姆特那样画树,像克里姆特那样激发感官,像克里姆特那样耀眼炫目,用贴纸完成克里姆特的画,像克里姆特那样绘制一幅“整体艺术作品”,像克里姆特那样“画”一首歌,像克里姆特那样灵感乍现,举办你自己的艺术展。
还是要大胆地画,大胆地用色,大胆地创造,就算不会勾勒细节也没关系,每本书后面都有一张贴纸,上面50个这位画家的风格的漂亮贴纸,可以直接把贴纸拿下来,粘贴在画作上。所以即便还不会画细节也没有关系。
尤其对于年龄小的读者来说,这不仅会大大提高趣味性,更会保护好孩子的信心。他们只是暂时画不出那样复杂的细节,但不代表他们缺少灵感与想象。
大师的肩膀确实很高,但如果我们找到适合的梯子,那么登顶也就不再遥不可及,更说不定,又会发现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