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好文化三地故事他们这样说

2025/3/20 来源:不详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虹口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文明办用好用足“文化三地”资源,挖掘革命遗址、名人故居背后的人文故事,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开发“文化三地”志愿宣讲路线,深化拓展“大思政课”阵地,推动虹口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地和重要育人园,着力把北外滩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展示窗口,让“文化三地”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日前,全国最美志愿者、虹口区“文化三地”志愿宣讲团领衔人张家禾,消防志愿者分队宣讲志愿者王硕,“朝花”学生宣讲分队指导老师汪惠康做客上海新闻广播《直通》节目,与听众分享如何成为出色的讲述者?怎样用沉浸式宣讲,让听众感悟红色文化、品味海派文化、追寻名人足迹?

1

“行走的党课”首讲获好评

张家禾是虹口党校的一名退休老师。退休十余年,张老师讲课却从来没有停止。年,张家禾为江苏南通市管干部班讲授“多伦路街区红色记忆”,首讲即获好评,“行走的党课”应运而生。

为了讲好“行走的党课”,张家禾每天要阅读大量的史料,认真备课。“很难找到关于一个街区的现成资料”,从革命史、文学史到城市生活史的书,都在张家禾的书单里,如同在历史轴线中寻找一些横截面。

与课堂教学不同,边走边讲的教学更为开放,学员提问也多了起来,“有些问题很随机,有时还真不知如何作答。”一次,有学员指着李白烈士故居外的一棵树问是什么。一段时间后,恰逢上海园林学校来听讲,张家禾即请教了专业人士,作为知识储备。

在开放的空间讲课,非常考验讲者,如何拉近与听者的距离?实战十余年,张家禾逐渐总结出经验——用通俗的语言、丰富的细节讲生动的故事,且尽可能结合当下新元素。《觉醒年代》热播时,张家禾在恒丰里讲陈延年,他指着对面的弄堂说,“电视剧里的人物就是在这条弄堂被捕的。”令听者对恒丰里印象深刻。

2消防员“跨界”走出特色

在虹口北外滩,“文化三地”志愿宣讲队伍中经常出现“一抹蓝“,他们就是消防志愿者分队。虹口消防每年有大量指战员投身各类志愿服务,他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不断丰富志愿服务形式。从张家禾老师行走课堂中,宣讲志愿者王硕顿生灵感,通过学习,队员们逐渐从听众、学员变身讲解员。

宣讲团刚成立时,队员们做了大量准备,以为能引人入胜。没想到刚讲几分钟,就有人指出,还是去看看消防车比较有趣。为了增强吸引力,队员们反复尝试,设计了一条具有消防特色的人文行走志愿宣讲路线:从虹口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出发,途经赴法勤工俭学出发地、来福士广场城市集市主题街区、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舟山路建筑群,最后到达北外滩消防站。

路过舟山路建筑群特色老式里弄小区,志愿者为大家普及火灾防范常识、初期扑救措施;来到北外滩来福士广场,志愿者实地介绍固定消防设施使用方法、高层建筑火灾逃生指南……消防知识,被志愿者情不自禁融入讲解。

短短1.6公里的路线,既能领略北外滩一江一河文明实践示范带的海派文化魅力,又能深刻感悟虹口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也让以新上海人为主的消防志愿者们加深对城市文化内核的理解,真正视虹口为“第二个家”。

3中学生的花式讲解+深度学习

“文化三地”志愿宣讲中,学生志愿者讲解热情非常高,培训也十分刻苦,凭借良好的记忆力,长达几页纸的讲稿,孩子们一两周便能背出。他们还辅以朗诵、器乐演奏等表演形式呈现讲解。“只有孩子们真正理解,才能更好地把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具有时代性的表达,让更多人了解。”“朝花”学生宣讲分队指导老师汪惠康介绍说。

志愿讲解还实现了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的教育效果。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七篇来自鲁迅的文章,通过参加志愿讲解,不少学生从读课文中“知”鲁迅,变成了来场馆“道”鲁迅。为了讲好鲁迅故事,学生也会更加主动地从场馆、各类文献中挖掘内容,在志愿服务同时,完成了更深层次的探究学习。

“文化三地”讲堂开展15年来,一届届学生最大的收获是自立和自信。他们学习志愿讲解,服务不同年龄、性格、文化背景的参观者,他们学会了独自应对突发状况……这些经验使学生更加自立,在人际交往、语言表达时更加自信。志愿讲解,已然形成了代际传承。

编辑:曲姗姗

来源:上海志愿者、上海新闻广播《直通》

?“许文强”在北外滩晨跑!来这些地方与发哥“偶遇”吧~?上海电视节“白玉兰飘香”惠民放映虹口片目单来啦~内附报名链接!?和平公园“莫奈花园”绽放,双色睡莲你见过吗??游起来~浪起来~健身娱乐两不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90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