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马尔姆的油画

2024/12/26 来源:不详

白癜风检查到中科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迈克尔·马尔姆(MichaelMalm)美国画家,年生人。他从艺术大专一直读到了美术硕士学位,期间遇到了多位美术大师,他们影响了他的艺术创作。

图一

迈克尔·马尔姆22岁时就获得了著名画廊的认可,并赢得了Parks艺术竞赛。他在油画中描绘的都是其美丽的家乡,身边美好的环境为他提供了灵感。他的绘画内容丰富多彩,静物、风景、人物均是他创作的题材。其中最令我动心的,是油画人物类作品。

图二

他笔下的油画人物,更偏写实风格。对于人物结构和情绪的描绘,他已经到了驾轻就熟的地步。在他的画上,亮相着笔触,聚合着光影,传达着情绪。马尔姆描绘的田园风光里,弥散着家乡村落的静寂美好,也透着他的热爱。

图三

透过马尔姆的作品,人们能感受到他用色非常讲究。在他的画里,能读到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层面的原色原貌,从而呈现出画家与读者,唯主观才可“意会”的审美魅力。

图四

他画中的笔触,扫过高光点,就是对光影最恰如其分地阐释;他的色彩,揉杂于光线中,便“偏”向了主观表达的溢美旋律;他的造型结构,被光影吞噬了线块色后,反而越发合乎“对”的感觉;他笔下的人物情绪,会在光与色彩的烘托下,迸发出令人入境的美感。

图五

我便是被这份“美感”引得对他的作品,反复阅读的人。总有人跟我强调——超写实油画最厉害,越像照片的画,越说明其作者功底深厚。我想,照搬生活原貌的作品,只能算源于生活的临摹;融入画家情感的作品,才有可能创造出“高于生活”的美来。

图六

我尊重那些,热爱超写实的画家及其受众,甚至哪天兴起也会试画一幅超写实。其实大家没必要因为审美差异而褒贬彼此,百花争艳则无需审美求同。

图七

当人们沉浸于莫奈“睡莲”的意境时,心照于梵高“向日葵”的灿烂时,痴迷于抱石皴的深邃时,醉心于王雪涛笔墨的俏丽时。。。。。。客观事物之美在“似与不似”之间呈现出的魔力,已经在绘画历史长河中,沉淀出越来越深固的价值了,根本无需小小的我,多言其强、其美、其难以超越。

图八

有句话说得好,“总是被模仿,从没被超越”。照搬描绘生活原貌也是临摹;而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高”,往往靠画家的主观审美创造。

图九

凡是领教过艺术美之“似与不似”之间玄妙的画家和读者,恐怕再读超写实,都会如被剥夺了“意犹未尽”般地无动于衷了吧。

图十

有些人会说“时下人都浮躁,不会安安静静地画超写实的,才去画啥都不像的画”。

其实,“美在于似与不似之间”,并非完全不像,但绝对不是“汗毛孔级别”滴像。

“太像则媚俗,不像则欺世,美在于似与不似之间”,这是一个完整的审美理念。

那些“啥也不像”的作品,完全属于欺世之作了;而太像的作品,往往容易滑入媚俗了。

图十一

遇到“似与不似”之间的美,我总是禁不住诱惑码字分享,比如今天介绍的迈克尔·马尔姆的人物油画。画面繁简搭配得当,色彩光影结构都画得点到为止,画面氛围引人入境,又有回味的空间。

图十二

我也看了几幅马尔姆画的风景和静物画,觉得不如人物画的好,所以尤为推荐其人物油画。(文尾附图31-32为其风景静物各一张)

图十三

其实我并不反感超写实作品,有些超写实画家非常滴棒。但我更欣赏“似与不似之间”的写实作品。对于马尔姆的作品,我就不逐图解说了,请看官们自己通过如下作品,揣摩“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吧!

图十四图十五图十六图十七图十八图十九图二十图二十一图二十二图二十三图二十四图二十五图二十六图二十七图二十八图二十九图三十图三十一图三十二

本文图片都源于网络侵删

谢谢阅读!

桃瀾逍-9-22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84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