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栗美学上完这节美学课,这位妈妈惊呆了
2024/8/16 来源:不详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艾栗6岁的孩子,
已将亨利·马蒂斯的绘画精髓熟练掌握。
“丫丫,你上午去湖北剧院看《美术馆奇妙夜》了吗?”
“去看了,那些画感觉要蹦出来了。”
“你看到了哪些作品啊?”
“我看到了《大卫》、莫奈的《睡莲》,还有达芬奇的、康定斯基的……”
“中国画《千里江山图》,你看到了吗?”
“恩,看到了。”
“饼干老师,我最不喜欢梵高和米开朗基罗。我一看到梵高就好害怕,他割自己的耳朵。米开朗基罗有狐臭,好恶心。”
“饼干老师我跟你说,我还去过韩美林艺术馆。”
“里面的作品好看吗?”
“好看,里面有很多建筑。”
“上次我去南京,看到天上的云,你猜我想到哪个艺术家了吗?”
“我想到了康斯太勃尔,像他妻子去世之前画的云。”
“不是乌云。”
“对的,很晴朗。”
这是上周六下午,艾栗美学一堂美学课开始之前,学员丫丫与饼干老师的“闲聊”。
若不是现场亲眼所见,我不敢相信,
一个五岁半的孩子能对世界级艺术大师如数家珍。
当大多数同龄人还在聊哪个动画片好看之时,
艾栗的孩子已经拥有丰富的艺术谈资。
这些谈论话题高雅的孩子们,
只因在艾栗上了大半年的《走进大师课》。
每周,孩子们与15—21世纪的24位艺术大师有约,
欣赏96幅世界名作,了解12种艺术语言。
经过一年的美学浸润,
这群孩子的艺术知识储备将具有大学水平。
他们从单纯的欣赏,到艺术语言技法的提炼,再到自我表达。
美的鉴赏能力,慢慢地“长”在了孩子们身上。
在听这节课之前,我和所有的家长一样,
抱有疑虑:
“给孩子讲世界顶级艺术大师、绘画流派,能听得懂吗?”
“孩子了解大师、看名画,有用吗?”
那么,我们通过美学课的跟拍,
看看饼干老师是如何给孩子们“养眼睛”,
用艺术点亮孩子精彩童年?
一切答案蕴藏在课堂里。
1舞台剧观后感
刚刚上课,四位漂亮的小女孩和父母,还沉浸在上午观看《美术馆奇妙夜》舞台剧的喜悦中,在饼干老师的鼓励下,兴奋地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
丫丫对乔治·修拉《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印象深刻,因为几周前才在课堂上欣赏过这幅名画,再次见到,她倍感亲切,甚至睁大眼睛去寻找画里面的小点点。
聪慧的琪琪突然将一只娃娃抱在胸前,站起来问大家:“你们猜猜,我这样像哪副名画?”
原来是达芬奇《抱银鼠的女子》。
此时,在场的家长们眼里含笑,满脸自豪。
因为几个小时前,上百位儿童观看舞台剧。大部分孩子,走马观花的看。但艾栗的孩子们确实看懂了,舞台上的《星空》、《埃菲尔铁塔》……他们全都在课堂上赏析过。
孩子眼里有光,他们说:“我看到这幅画很激动、看到那幅画想哭……”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中:“我的孩子入门了!
一场奇幻的舞台剧,无意间检验了孩子们的学习成果。
2给孩子讲名画有多难?
课堂进入正题,今天饼干老师带领孩子们认识当代艺术家亨利·马蒂斯,野兽派代表人物。
饼干老师的开场白很生动:“今天,我们认识一位与康定斯基同一时代的艺术家,他画的画也很特别。人们说他是一只野兽,你们来看看,他像不像野兽?”
孩子们听说有野兽,捂着眼睛不敢看,偷偷瞄一眼:“他不像野兽啊,就是年纪有点大!”
饼干老师问:“他是很凶的老爷爷?还是慈祥的老爷爷呢?”
孩子们大声回答:“慈祥的,胖胖的。”
饼干老师笑着问:“但人们为什么要叫他野兽呢?”
聪明的孩子抢答:“肯定是因为他画野兽。”
饼干老师再次启发:“那你们觉得野兽给人什么感觉?”
孩子们七嘴八舌:“很凶猛、很害怕。”
饼干老师切入核心问题:“用什么颜色画野兽比较好呢?”
“黑色、灰色的、咖啡色的……”孩子们的感知力很强。
经过一系列的铺垫,最厉害的问题抛出来了:“那应该用疯狂的线、还是规规矩矩的线画野兽呢?大家请举手投票!”
孩子们小手举得又高又快,仅一人给“规规矩矩的线”投票,其余均选了“疯狂的线”。
这时,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想看亨利·马蒂斯的作品了。
跟孩子们介绍艺术家和背景故事,没有枯燥的照本宣科,而是不动声色地将知识点隐藏在互动之中。老师把握节奏,引导启发,环环相扣,深入浅出。
若想将大师课讲得让孩子们“很爱听、听得懂、学会用”,这要求老师不仅要拥有丰富的艺术知识储备,还要掌握儿童心理、熟悉儿童语言。
孩子和家长“听过就会爱上”的走进大师艺术课,经过艾栗美学+专业的美学团队潜心打磨多年,打造出武汉罕见的艺术体系课程。
3如何欣赏一幅名画
五六岁的孩子,落落大方站在众人面前,有逻辑、有层次地表达她对名画的感受。这在艾栗是再寻常不过的场景了。
饼干老师说:“一位艺术家能超脱这个时代,一定有他的独特性。更早地进行艺术启蒙,用高端的作品养眼睛,启发孩子的审美力,看到世界上艺术表达的多元化,从而激发孩子的内力。内力从哪里来?从欣赏中来、从表达中来。”
我们来看看饼干老师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内力?
课堂上,饼干老师选取了亨利·马蒂斯的7幅代表作,带领孩子们在欣赏过程中,不断提高鉴赏水平。
第一幅是《带绿色条纹的马蒂斯夫人像》。
饼干老师假装向孩子们求助:“马蒂斯画的是谁啊?”
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像个丑八怪、像个女人。”
最后,孩子们又达成共识:“是个女人。”
“那你们猜猜这个女人是谁呢?”饼干老师继续问。
有孩子抢答:“是他的老婆,莫奈也很喜欢画他的老婆。”
孩子的回答,让饼干老师心头一暖:“太棒了,孩子已经能把学过的内容串起来,融会贯通。”
接着,饼干老师开始给孩子们讲了个故事,马蒂斯如何从法律系的学生变成画家?
逗趣的语言、夸张的动作,孩子们笑得捧腹。
饼干老师的故事,其实埋有伏笔。
她话锋一转,“因为打仗,人们生活很悲惨。马蒂斯就在想,用什么颜色让大家对生活充满希望呢?你们觉得有哪些颜色呢?”
“很鲜艳的颜色。”
孩子们非常自然地了解到马蒂斯的创作背景,“走进”马蒂斯大块的、鲜艳的绘画世界。
再回到作品本身,饼干老师请孩子们找找马蒂斯用哪些颜色画自己的妻子?感受出他对妻子的情感。
第二幅作品《红色房间》,饼干老师通过画中大面积的红与绿,让孩子们直观地认识了对比色,以及表达的情绪。
第三幅作品,孩子们更进入状态了,还给这幅画取了个名字《吃完饭后的餐桌》。饼干老师请孩子们寻找画中的“装饰线条”。
从第四幅开始,孩子们开始自己讲作品了。有了刚才饼干老师层层递进的讲解,孩子们胸有成竹,一点都不怕。
“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幅马蒂斯的作品,在这幅作品里我看到了一个插了花的花瓶和水果。在色彩上,用了很多对比色,红和绿、黄和蓝。在线条上,有曲线、有古怪线条。”
寥寥数语勾勒出画作的特点,真的很酷。
4大师“教”孩子画画
美学课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内化的表达。
课堂最后20多分钟,饼干老师给孩子和家长一人一张白纸,画一画家中熟悉的角落。画什么都行,仅一个要求,尽量尝试多种线条。
武汉哪个美术班能给孩子这么大的发挥空间?饼干老师将收获一幅幅饱含生活观察的画作,而不是千人一面的临摹。
依然沉浸在马蒂斯画作色块与线条之中的孩子们,早已从刚才的名画中吸取了绘画技巧。低头刷刷作画,并创意出多种线条。
最后,我们看到了仙人掌、桌上的花瓶、温馨的床头柜、巨型的“武汉包”、线条繁多的长江大桥……
直线、曲线、波浪线、圆圈、三角形、方格……在孩子们的笔下不断涌现。
马蒂斯“穿越”时空,以画作为载体、艾栗的老师为传播者,传递经典的绘画方式,滋润孩子的心灵。
四个孩子的家庭作业,已经顺利完成了。每位小朋友,拍了一张家里的局部照片,并进行艺术性改造。
看到这些作品,饼干老师惊喜不已:“马蒂斯画作里的大面积鲜艳色块、多线条的运用,孩子们全都感受到,再内化,最后表达出来了。”
她们的画作与马蒂斯的作品摆在一起,陡然间,甚至分不清哪是名家作品?哪是儿童作品?
那天,丫丫还问出了憋在心中许久的问题:“饼干老师,怎么这些画家大部分都是外国人啊?”
饼干老师笑答:“后面几堂课,我们会看到中国画家的作品!再之后,就看你们的啦!”
毕加索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让孩子在艺术敏感期遇到高品质的美学课,也许是你做的最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