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每年花4万法郎维护睡莲,凌晨4点画画,
2022/9/19 来源:不详我们都在羡慕别人的名气,别人的收入,殊不知,人家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依靠夜以继日地坚持打拼出来的。
在美术界想要混出个名堂来,也离不开“坚持”二字。
《绿色的种着睡莲的池塘》莫奈上图是岭南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第一课《小桥、流水、森林》里面的一幅画,这幅画是印象派画家莫奈画的,名字叫《绿色的种着睡莲的池塘》。
这一幅画空间感特别的强,虽然是一大片的绿色,作者却能将这一片颜色,根据光和影的变化,绘制出细腻的层次感。
以至于画面不会因为大片的绿色而感到腻,更不会因此显得画面过于沉闷,且难以呼吸。
仔细看桥底下的池塘,叶子和睡莲混合在一起,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虽然多,但是不会让人感觉透不过气,反之让人觉得很清爽。
造成这种效果的起因,源自于莫奈轻松的笔触。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幅画没有哪一处是轮廓线特别清晰的。
画家用了轻松的笔触,只是对睡莲进行了简单的点缀,让人在一大片绿色的池塘中,隐隐约约感受到有睡莲的存在。
整片池塘不再专注于精雕细琢的处理,笔触显得更加零乱,对其中的界限也采用了模糊带过的方式。
让池塘的这片绿色中,藏着睡莲的神秘感。
莫奈画的睡莲是有一个系列的,《绿色的种着睡莲的池塘》是一幅与睡莲相关的画作。
莫奈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二十九年中,一共创作了幅睡莲,还有其他与睡莲相关的画作。
很多人以为这是莫奈一挥而就的作品,其实不是的,为了画睡莲,他前期准备了大量的工作,让自己与睡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01
年,莫奈买下了巴黎郊区的吉维尼小镇的一条河边的沼泽地。
他想将河水引入沼泽地,以便可以做一个池塘来种睡莲。
可是,这遭到了当地乡民的反对,乡民们认为,河水是用来种庄稼的。
莫奈只好花钱修建了一个挡水坝,在一块狭窄的滩涂上蓄雨水,再将水引入池塘。
为了种出一池漂亮的睡莲,莫奈高薪请了一位法国著名的植物学家,让他将白色耐寒的睡莲和颜色更新颖的墨西哥睡莲进行杂交,变成粉色、蓝色、黄色的睡莲。
两年多的时间,他觉得做足了准备,开始支起画架,在池塘边画睡莲,但没有一幅令他满意。
02
一年多以后,莫奈开始了扩建池塘。
他把池塘边相邻的土地买了下来,让池塘面积扩大为原来的三倍。
他还专门为睡莲搭起了温室,配备特有的加温系统。
周边搭上桥,支起紫藤棚架,插上柳条,还增加了竹子、苹果树等。
为了让自己安心画画,他聘请了几位园丁,帮他天天打理睡莲。
除此之外,他的睡莲还不能染上尘埃。
有一段时间,睡莲池边新开了一段马路,路上的灰尘总是把睡莲叶弄得很脏。
他又自掏腰包,将马路铺上小石子,让园丁每天擦一遍莲叶。
为了有一个好的睡莲写生环境,他每年要花4万块钱维护睡莲。
03
莫奈在池塘建好以后,每天都是凌晨4点起床画画。
他能够一连几个小时坐在睡莲池畔,感受自然,捕捉不同的气候和一天中不同的时刻里,睡莲的微妙变化。
种植在水上的睡莲,总会随着风和光的流动,不断地颤动着。
那种稍纵即逝的印象复制在了画布上,是他对梦幻的形状和色彩的追求。
这种转瞬即逝的追求,也让他一度的神经衰弱。
他前前后后大约画了多幅睡莲草稿图,每天都会因为不满意而刺破画布。
不仅如此,他的视力还开始下降,变得忧郁起来。
但他依然舍不得离开睡莲池,吃饭理发都在池边完成。他想要画出完美绝伦的水景画。
莫奈从不追求抽象的艺术,正如他热爱大自然般,也热爱事物的本真。
哪怕是一闪而过的瞬间,他也偏执地专注于视觉效果。
他不光要描绘出水面的莲花和倒影,还要反映出若隐若现的水下景象,甚至是植物在水下的晃动韵律。
莫奈在晚年时期创作了《睡莲》系列,却没有人知道他对睡莲的“痴”与专注。因为他的“痴”,成就了每幅《睡莲》的价格达到上千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