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满满的国宝节目,教你在盆友圈如何

2024/8/26 来源:不详

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m.39.net/pf/a_5941786.html

一集一件文物,1-3分钟讲述文物背后的秘密。

逗比的旁白君+萌萌哒的吐槽。

等一下,怎么有点像《如果国宝会说话》?

其实不然,相比央视爸爸节目中高大上的文案,专业的文物工艺分析。

《文博奇遇记》则更像是历史的小八卦,有趣的同时,也能使观众利用小知识在朋友面前装个X。

而节目也显得更加逗趣,接地气。比如让文物真的开口说话,讲述自己的故事。

《文博奇遇记》作为一档原创小视频,却能每每结合时下热点。

比如那个槽点满满的乾隆爷。

一生写了4万首诗,但没有一首需要背。

他的蜜汁审美也常被吐槽,“跟他老子雍正简直差了一万个农家乐。”

但是谁又知道他的儿子嘉庆帝,那审美与乾隆爷别无二致。

一样的大红蝴蝶结,一样的东北棉袄小碎花。

这样包袱形象的花瓷瓶,在当时备受欢迎的原因,其实都源于一个吉祥的谐音“包福”。

而弹幕鼻祖乾隆帝,多达上千枚的鉴赏印章,也并不是他亲手一个个盖上去的。

而大多是由太监代劳,印章的盖法还有很多讲究。

比如“三希堂精鉴玺”与“宜子孙”这两方印一定会同时出现,两印的间隔也有严格规定。

清宫收藏印章也有一个传承有序的规矩,儿子的印章不能高过父亲,更不能盖在各位祖宗上面,否则就是“越制”,是大逆不道。

这些讲究也成为鉴定一幅书画真伪的重要依据,只要不符合其中一点,必假无疑。

可是即便知道这些鉴定依据,历史上依然还有很多未解的“双胞案”。

如宋代米芾的《多景楼诗帖》就有上海博物馆和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两个版本。

《洛神赋图》也有故宫本和辽博本的区别。

这些“双胞案”中的两个版本可能一真一假,可能两个都是假,也有可能两个都是真。

原因何在?原来这都是拜文物贩子所赐。

一张宣纸的厚度理论上能揭出三层与原作相同,独立成画的作品。

揭画不是画家本意,但文物贩子们因为巨大的金钱诱惑,就利用这种方法来赚取几倍的利润。

马亲王的《古董局中局》里也写了很多关于古董行的秘密。

中国画可以通过揭画出现“双胞案”,那油画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其实油画出现的“多胞胎”,除了仿造就都是画家本人亲手所画啦。

有的是因为寻找不同时间,同一题材的呈现效果,表达时光的流逝。

如莫奈的《睡莲》系列就有几百幅之多。

有的纯粹是看心情,比如梵高的《阿尔勒的卧室》。

第一幅色彩最温暖的,是梵高为等待高更的到来所画。

第二幅色调阴沉,是梵高在割掉左耳后住进精神病院所画。

第三幅作为送给母亲和姐姐的礼物,色调又变得柔和起来。

有的就是因为买家不满意,要求重画。就连大师达芬奇也有搞不定的甲方。

第一幅《岩间圣母图》就因甲方不满意,被拒绝付款,达芬奇转手就将其卖给别人。

甲方一怒之下,把达芬奇告上法庭,要求再来张一模一样的。

于是就有了这第二张《岩间圣母图》。

艺术家也是要吃饭的啊,买主不满意就要重新改。

当然也不是没有脾气大的,拿破仑的御用画师大卫,为当时的全民女神雷卡米埃夫人画了一幅肖像画。

但是主角却不喜欢,原因据说是因为发型不够时尚,妆容不够美丽。

可大卫拒绝重新再画,便有了大卫徒弟的这第二幅《雷卡米埃夫人像》,不知你喜欢的是哪一幅呢?

时尚的演变真可谓永远不会让人摸到规律。

按你胃(Anyway),从蓬皮杜夫人大裙摆,宝塔袖,珠光宝气,奢靡华丽的洛可可风,到18世纪大卫追求的简约,本真的新古典主义。

一切上流社会风行的潮流,都将成为整个社会追捧的时尚icon。

说到对时尚的追求,男人可不比女人少花半点心思。

身高1.54m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因为觉得自己的身材与威望不成比例,就让鞋匠把鞋跟垫高。

瞧这红色的高跟鞋,还有窄窄的紧身裤,是不是觉得很娘?

但我要告诉你,这种装扮在当时,可是风靡了整个上流社会。

就连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拿破仑,也十分喜爱紧身裤。

微胖的身材,倒退的发际线,也无法阻挡他对这件,凸显身材各种缺点的白色紧身裤的热爱。

相传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就因为裤子太紧,引发痔疮,输给了昔日的手下败将。

虽然这种说法备受争议,但我们似乎也能从拿破仑的众多画像中,隐隐的感受到一股勒痛。

追求时尚当然也不分国界。

中国唐代流行的蛾眉,坠马髻,花钿,蝴蝶唇妆也都能在绘画作品中找到依据。

唐代的蛾眉,因形状酷似飞蛾而得名。

这种眉形配合唐代妇女圆嘟嘟的脸庞,是不是比柳叶细眉更合适呢?

而从奈良时代开始,日本的化妆界就惟唐朝马首是瞻,流行趋势完全跟着国际大都会长安走。

《罗生门》中的女主角的妆容就是,当时平安时代,依据“蛾眉”演变而来的“殿上眉”。

《虢国夫人游春图》里众妇人的坠马髻,相传是因杨玉环骑马郊游,不慎坠马后,风中凌乱的发髻反而更好看,一时引得众人纷纷效仿。

坠马髻也就成了长安城的爆款。台北故宫一个文创产品的灵感就来自这个坠马髻。

花钿则是当时盛唐的明星爆款,就是将剪好的花样贴在眉间的一种装饰。

花钿的由来,传说是因上官婉儿惹恼了武则天,额头被刺了字,为了掩盖伤疤,她就用翠鸟的羽毛,做成小巧精致的图案贴在眉间。

反而成了漂亮的装饰,才流行开来。

唐代《弈棋仕女图》中,美人银盆般的脸盘上点缀着花瓣式的红唇。

这就是风靡唐朝的“蝴蝶唇妆”。

而这种起范时有范儿,跌范式逗比的妆容,在历史上,简直无人能敌。

再瞧瞧这历朝历代的女子唇妆样式图。

其实不管在哪个朝代,学会多款直男斩的美唇装,才是各位女神碾压红毯,占满头条热搜的不二法宝。

《文博奇遇记》用如此有趣的方法解读文物与历史,使文物不再是冷冰冰的典藏品,也变得有了鲜活的生命。

它以它原本姿态,穿过漫长的历史长河,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故事。

也让广大观众更容易去接触,去了解,去培养欣赏艺术的眼光和思想。

其实科普也可以做得即生动又好玩,零碎时间照样可以用来涨知识。

最后,我们的口号就是——充电一分钟,通话五千年!

这些文物艺术品的小故事,哪个最吸引你呢?

责任编辑:洋洋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75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