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你做好准备了吗社会普遍低美感,如
2025/1/13 来源:不详我们现在代教育总在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美”,觉得它不够实际,不够实用,不了解也无伤大雅,然而对孩子的美育培养对于孩子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而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很大程度与我们家长有关系。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美育,父母要怎样对孩子进行培养呢?
对审美教育而言,最重要的是启蒙教育。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应该多带他进行一些艺术活动,定期去一些书画展、音乐会等,从小接受艺术方面的熏陶,久而久之会有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这些甚至比课堂学到的东西更有用。如果一个孩子非常喜爱艺术、研究艺术作品,有这方面的天赋,说明他的形象和抽象思维将得到很好的开发,将会使他们看问题更全面,更具创造性和想象力。
然而,说得容易做起来难,我们在带孩子去这些地方的同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带孩子去书画展,博物馆时,别人家孩子在认真看作品,咱家孩子却跑来跑去,注意力完全不集中,说也不听,不知道怎么办好。
然而好不容易孩子静下来了,一起欣赏世界级的大作,却不知道作品表了达什么思想内涵,更不知道怎么给孩子讲解:
相信遇到这样的问题家长不在少数。尤其是艺术欣赏,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尽管陪孩子看过很多画册,但站到一些艺术作品面前,还是不知该从何开始说起。
其实,解决办法很简单,就是回到艺术最开始的地方——了解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与人生经历,我们就知道眼前抽象作品的含义了。
比方说萨尔瓦多·达利,大家都知道他是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其作品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美术课本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记忆的永恒》,他喜欢把自己怪异梦境般幻觉的形象用卓越的绘画技巧惊奇地展现出来。
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广。顶级名画《日出》《睡莲》的创作者,他是一个与光赛跑的人,他的每一幅画都在想拼命地留住光。
蒙德里安,荷兰画家,风格派运动幕后艺术家和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大家都知道他的格子画,也经常出现在课本上,他画出来的格子,一般人很难理解,他认为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追求人与神统一的绝对境界,也就是现在我们熟知的“纯粹抽象”。
然而审美主要通过形状、颜色和声音等多方面金相培养的,唱歌、绘画都是审美。在我呢么的生活当中或多或少都在进行着审美,不一定非要付出很多时间和金钱。艺术是追求自由的,每个人都能发现在自己身边的美。
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还要注意培养他们形成美的观念,使他们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审美有认识、用美的标准、观念去评价、衡量、判断客观事物的美和丑。所以审美教育不能满足于孩子能够在家长的指点下简单地分清美丑,还要使之升华为美的观念,扩大审美的范围和视野,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