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脏又乱的深山穷村变成了风景如画的聚宝

2023/3/20 来源:不详

初冬的早晨,重庆市武隆区后坪苗族土家族乡文凤村宛如一幅美丽的画。

水车、草甸、小木屋、儿童乐园,还有童话般的房车。

小石桥边,几个农家小孩正踩着水车在嬉戏。一位50岁出头的农妇笑嘻嘻地走近他们,招呼娃儿回家吃早饭。眼前的这一幕,让人很难相信,三五年前既脏又乱的深山穷村文凤村,竟然变成了风景如画的“聚宝盆”。

后坪苗族土家族乡地处武隆区的崇山峻岭深处,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

处在后坪的文凤村更是贫中之贫,以前有个关于文凤村的说法是:满村鸡屎牛粪,出门踢脚跸爪。

10年,20年……一拨接一拨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跑得村子“奄奄一息”。

但反转出现了——文凤村的青壮年们一拨接一拨地回乡了。他们说,现如今蹲在村里都能挣钱,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青壮年不仅渐渐多了起来,还留了下来,这是文凤村脱贫攻坚的深刻变化。

硬着头皮:第一书记也遭拒绝

▲邱靖杰查看苗寨管理运营情况

7月末的一天,邱靖杰给王丽打电话,说自己有18位老朋友要来村里住几天,现在提前预订床位。

王丽一听直摇头:“不得行、不得行,最近全村酒店民宿的个床位天天都是满的。”

“那你想办法给我调配一下嘛。”

“客人很多都是在网上订的,调不了。”

“实在不行,那就安普通民宿吧。”

电话另一头的王丽非常忙碌,说话“短平快”:“普通民宿也都是满的。现在全村凡是住得了人的地方都住着人,真的没有床位。”

邱靖杰并没有因为王丽的完全没有商量余地的话语而窝火,心里反倒乐得不行。

邱靖杰是谁?王丽为什么说话没得商量?

这就得聊聊文凤村的“前世今生”。

文凤村地处深山,长期贫穷的结果就是村里的青壮年全部跑光,远的在重庆主城乃至外省打工,近的就在县城找活干,反正打死不留村里。

年秋天,重庆市委政法委贫集团结对帮扶后坪苗族土家族乡,其中,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对口帮文凤村,邱靖杰就是市检察院派驻文凤村的驻村第一书记。

年9月6日,邱靖杰第一次见到犹如“荒郊野岭”的文凤村,心都凉了。后来大伙反复调查研究,居然从这“荒郊野岭”中找到了产业出路——依托村里的传统村落天池苗寨,打造高山民族风情小镇。

年9月17日,文凤村以“天池苗寨”的全新神韵重妆开寨,以中国原生态传统村落、重庆美丽乡村的姿态高调转身。

一个沉睡多年的深山穷村,犹如睡莲初醒,惊艳远近。

这背后的每一步艰难,都是故事。最头疼的一桩,就是想方设法把村里的青壮年重新召唤回村。

王丽是其中的一个。

王丽是从巴南区嫁到后坪来的。结婚后,她和丈夫赵川峰仍长期在外打工。前两年,王丽隐隐约约听说村里的脱贫攻坚“阵仗翻天”,她将信将疑,就是不愿回到村里来受穷。

后来邱靖杰出面,三番五次找王丽谈话。

邱靖杰说:“王丽你爱说笑、性格好、有志向,最适合做苗寨的前台接待,回了村又能够照顾小孩,村民理事会成员也都推荐你。”

“邱书记那我就直问了吧!回来,我每个月可以拿到多少钱?”王丽扰出她的顾虑。

“村里计算过,苗寨开寨以后,你的岗位月收入在元左右。”邱靖杰诚恳地说。

“那好,我来干。”就这样,王丽回来了。

年9月,王丽正式上班。令她意想不到的是,打造一新的天池苗寨越来越火,重庆市武隆喀斯特旅游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还统一规划游览线路,把天池苗寨纳入观光旅游内容,大巴车固定接送游客。在武隆特有的纳凉季中,文凤村一直保持着每天70余名跟团游客到天池苗寨的热度。游客来了后,一般住3天,有时甚至会发生游客来了住不下的情况。邱靖杰引来18个老朋友入住的那笔业务,王丽也拿不出床位。实在没办法,邱靖杰只好联系了邻村的一家农家乐。

踏破脚皮:3个男人“三顾茅庐”

▲邱靖杰和村里的年轻人交流

李小花从来没觉得自己是“能人”。

和丈夫一起在外打工10多年,后来在一家大型超市担任部门经理,李小花的日子一直过得平平淡淡。直到年4月7日,后坪苗族土家族乡3个贫困村的第一书记专门跑到重庆主城来找她,还请她吃了一顿烤鱼,她的平淡生活才开始有了改变。

3个大男人,每个人都满脸诚恳,着实让李小花受宠若惊。其中和她说话最多的,就是邱靖杰。

邱靖杰的话句句坦诚:“小花,现在村里正面临大发展,需要专业的电商人才回乡搞建设,我们几家单位确实需要你。你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懂电商平台的操作运营,希望你能够回来一起建设家乡。”

李小花也是快人快语:“回家乡我是愿意的,但我们也要过日子。回家以后,收入会不会比在城里面少很多?”

邱靖杰实话实说:“村里打造的这个‘后山里电商平台’是由公检法几家单位帮扶支持的,我们会想尽办法提高订单量。我们也给你算了一笔账,你回来负责电商,每个月收入四五千元是没问题的。”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李小花经过认真思考,决定回到家乡,运营位于文凤村的电商平台“后山里”。

这已是邱靖杰他们第5次做李小花的思想工作了。

为了动员李小花回乡,邱靖杰和高坪村第一书记刘厚勇、中岭村第一书记胡度红联合出动。第一次,3位第一书记来到李小花位于高坪村的家里,但没见着本人,好在通过她的父母找到了电话,这才有了第一次对话。然后第二次、第三次……

最终,李小花回到了文凤村。

其实,在文凤村的脱贫攻坚产业布局中,排在首位的是大力开发乡村旅游,电商、蜂蜜、云雾青茶、精品蔬菜等产业作为配套。不难看出,请李小花牵头建设电商平台具有标杆意义。

年6月,取名为“后山里”,由李小花负责运营的文凤村第一个电商平台正式开业。

李小花回乡具有明显的带动效应:文凤村村民跟着她学到了专业的包装陈列和服务规范知识,全村的服务接待水平显著提高。

如今,李小花回到高坪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后山里”电商平台店长。平日里,她也加紧培养“后山里”电商平台管理接班人。

在外看似普普通通,一回乡就成为“能人”,像李小花这样的情况并非孤例。文凤村的“法宝”并不神秘,就是那四个字:筑巢引凤。

磨破嘴皮:为求一贤

▲邱靖杰与潘军商量村里事务

潘军有一次跟城里的朋友说起文凤村的种种变化,情不自禁地用了“惊天逆转”这个词。他说当时潜意识觉得文凤村就像在进行一场脱贫攻坚赛,从比分远远落后,到后来居上。

文凤村确实是在和贫穷比赛,和苦难比赛。

潘军对此记忆特别深刻,因为他是村里最早站在起跑线上的那一个。

年9月17日,天池苗寨正式开寨,文凤村锣鼓喧天,村民载歌载舞。重庆市武隆区苗情乡村旅游股份合作社也同时成立,潘军当选理事长。

合作社以整租方式,把44户入社村民的闲置老屋统一改造成民宿,以“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与村民抱团发展。村民不出钱也不参与经营,除了定期收取固定租金外,其年底的股份分红也是一笔可观的收人。

这等好事让众人乐开了花。到年底,合作社定向分红53万元,剩余利润资金用于改善基础设施,以满足苗寨进一步发展需要。那一次,分红最多的村民拿到了3万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破天荒冲上10万元高位,曾经的“空壳村”似乎要起飞来。

这一成绩背后,还有一件鲜为人知的事情——本来在重庆主城、事业发展得风生水起的潘军,其实是被人磨破嘴皮、给“说服”回村的。

跟他翻来覆去磨嘴皮的人,就是邱靖杰。

邱靖杰刚去文凤村时,全村人口共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含脱贫户)就有人,贫困发生率达21.8%,村集体负债,全村产业为零,“空壳村”的称号名副其实。

“村里在家的年轻人现在有多少?”邱靖杰问村干部。

“邱书记,你就是我们村最年轻的人。”

34岁的邱靖杰成了村里最年轻的人,这让他思付良久。从此,邱靖杰天天都在琢磨,怎样才能把青壮年再拉回村子。

渐渐地,他悟出了门道:土家族和苗族聚居是文凤村的一大特色,苗寨的井干式吊脚楼极富民俗民风特色;文凤村曾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目录;重庆市委政法委扶贫集团在反复调查研究之后,将文凤村的产业发展定位为重庆天池苗寨乡村旅游示范点……

找到了发展方向,邱靖杰觉得,第一个要“拿下”的人,就是潘军。

和潘军到底打了多少回“嘴皮仗”,邱靖杰已经难以说出个准确数,但年2月的那一次通话,他一直没忘。

“潘总,文凤村要出大手笔了,需要你来领头。”邱靖杰说。

“邱书记,我是土生土长的文凤村人,我晓得村里的底子,没法搞。”

“我知道你在重庆一家消防公司当分公司经理,月收入过万元,一家人的日子过得也很滋润,但村里确实需要你,你曾经也当过文凤村的村党支部书记,懂管理、能力强,我们一起来干,一定有信心也一定有办法实现文凤村的产业目标。”

潘军心里想:“我每月工资都是一两万元,你要我回来,凭什么?”但碍于情面,这句话他没说出口。

邱靖杰为了说服潘军,事先还做了应对各种疑难问题的准备,铆足了劲要说动潘军。

说到动情处,邱靖杰掏心掏肺:“潘总,现在村里全力发展旅游产业,箭在弦上,前景可期。你回来在家门口创业,从乡里到村里都全力支持你,人生难得几回搏?这一次,就是你人生中最大的发展机遇呀!”

潘军沉默良久,最后勉强答道:“那这样嘛,我先回来看看。”

不久后,潘军回村和邱靖杰长谈了几次,内心慢慢有所触动。

年9月,历经筹备,村民一致选举潘军任武隆区苗情乡村旅游股份合作社理事长。

如今,聊起潘军的回乡话题,邱靖杰仍然感慨:“在发展苗寨旅游的时候,我们就明确‘领头雁’必须要是年富力强且有能力的人。经过多次面谈之后,潘军终于下定决心回村,当起了天池苗寨旅游产业的领路人。”

邱靖杰说,回来后,潘军也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迁坟、征地,他都是先自己带好头,再带动其他人跟着干。此外,潘军协调理顺产业管理,组织整治人居环境,使苗寨旅游产业发展一步一步打开了局面。

年起,文凤村返乡青壮年渐渐多了起来。截至年8月,已经有80余位青壮年回到文凤村创业或就业。这样火热的场面,放在以前简直难以想象。

青壮年回村了。从此,歌声和笑声让海拔多米的天池苗寨越来越热闹。

每天接近晌午时分,85岁的罗兴文便喜欢站在窗口,看着旅行社的大巴车一辆接一辆开进村子里。南来北往的游客成群结队走下来,一路叽叽喳喳,满眼都是惊喜。

住在文凤村的乡亲,世世代代没见过村里这么喜气洋洋。

“娃儿们都回来了,这个穷山村硬是留得住人了。”罗兴文咧嘴直乐。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38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