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校园里的五种美学,和无处不在的
2023/4/13 来源:不详“当我们以美的尺度重新衡量教育,会看见美的价值在校园里被低估了。过去是美育相关学科不被足够重视,今天是功利化与技术化的倾向日趋严重;同时人们对美的认知局限于学校看得见的空间与环境,而教育理应是一场美学盛宴,真正的美育需要渗透到学校现场的方方面面。”这是张家港实验小学刘慧校长的观点。
新时代的教育美学,倡导通过办学理念、育人机制、教师形象、教学方式、场景功能等协同共生,层层渗透,理应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张家港市实验小学以校园场景为肌底,以自然美学、语言美学、情感美学、艺术美学、人格美学为内容,搭建了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校园生活系统”——教育成为了一场美的引领。
自然美学:小径分岔的花园
学校将校园比喻为“小径分岔的花园”。
为什么是花园?因为孩子本身就是花朵,对花园有天然的亲情和相认能力,所以校园必须郁郁葱葱,必须有一种会呼吸的草木精神。否则,孩子的视觉会暗淡,心性会枯萎,灵魂上会不识路。
百草园是一个专为小朋友设计、极具江南特色的自然空间,小巧玲珑的园子里,池塘、假山、石桥一字排开,在苍翠的树木和草丛间生趣盎然。孩子们在草地上尽情地打滚儿,看天上的云、看蚂蚱打架,或者摇一摇桂花树,逗弄大白鹅……“走进去,人是苏醒的。”
在这里,师生遇见四季变换的美,也习得与自然对话的能力——春天是从腊梅香开始的,之后是早樱、垂丝海棠、月季,次第开放;夏天的睡莲,台风来临前的云;秋天的银杏和枫叶,枝上摇曳的风铃;还有冬日那夕阳,湖面的倒影……每一种动植物都是审美对象,用以匹配和满足儿童天生的好奇与想象。
在拉丁文中,美学的原意是感觉学。如果教育有的时候能感性一点,去发挥直觉的力量,充分运用五感,则能引发即兴的对话、思考和行为,教育之美也蕴含其中。
这自然的味道,其实是设计出来的风景。年建园伊始,学校就展开调查,收集孩子眼中期待的百草园。多份问卷,背后是多个家庭、多个孩子的意见簿,这也成了百草园设计的灵感之源。
整个建设过程中,孩子们也成了参与者、见证者。某种意义上,这是孩子们为自己构造的游戏之所,学校实现了它。
为什么要“分岔”?分岔通往无限可能,只有岔道多、拐角多、小径多,人才能分流,才藏得住有趣的事物,才容得下形形色色的足迹。校园必须像一座巨大的花园,与儿童的感官相匹配;必须有迷宫和谜语的气质,与孩子的探险精神相呼应。
年9月才开始投用的西校区,绿白相间的四栋校舍竖向排列,且连廊相通,身在其中,仿佛置身一个开放式的迷宫。绿色属于自然的色彩,象征蓬勃生长的活力;白色充满想象的空间,意味着无限的可能。
为了设计一个让孩子喜欢的校园,学校运用“核心活力岛”的概念,将图书馆、多功能厅、舞蹈教室、梦想空间等诸多空间,设计成充满趣味性的组合建筑群。独立于教学楼之外,还有三个大型螺旋形圆柱体建筑,分别是校史馆、9图书馆、∞博览馆。三个展馆均以数字命名,各有深意。在博览馆入口大厅,一个大型莫比乌斯环的雕塑映入眼帘,形如“无穷大”符号。无穷,并不是一个数学概念,而是相信孩子有无穷的可能,发挥孩子的潜力。
艾米莉·狄金森有一首叫《我居住在可能里》:我居住在可能里/一座比散文更美丽的房屋。教育难道不就是居住在可能里吗?一座比散文更美的校园是活体,是长出来的。每一秒都参与校园的编撰,营造自然气质的美学空间。如此,孩子才不会厌倦。
语言美学:被诗意缠绕的校园
几年前,南校区的草坪上,有这样一块引入注目的路牌:禁止入内。
每次路过这块牌子,大家看着总觉得不舒服。“禁止”二字,像是一道严厉的命令,硬生生砸在每个路过的人心上。所以,学校决定对这块牌子进行改造。
没过多久,一块新的牌子出现了:除了春天,禁止入内。
这次改造,严厉的警告变成了温柔的提醒。当孩子路过的时候,他的内心不再是紧张,而是平和与愉悦、鼓励和诗意。
除了这样的告示牌,校园里每隔不远都有一块精心设计的语言牌。一棵银杏树下,立着蝴蝶状的牌子,上面写着“我一打盹,秋就没了”,它来自于学生李成恩。一棵苏铁树下,林清玄的《煮雪》藏匿其间,“传说在北极的人因为天寒地冻,一开口说话就结成冰雪,对方听不见,只好回家慢慢地烤来听……”
行走在校园里,时时与这些文字相遇,无声的美也富有穿透力,完成了孩子心灵的对话。
彭奕博,人称“可乐先生”,是实小北校区的小诗人。虽然仅有11岁,但他已经写了80多首诗,办了三场诗会。在学校,老师每周都会布置一篇阅读感受,有一次他读了《飞鸟集》,于是开始写诗。难得的是,第一次的尝试就得到了老师的鼓励,之后学校还为他举办了个人诗会。
就这样,学校从生活意义上打造了与儿童诗性气质匹配的语言系统。语言,在校园的物与人之间传递,馨香四溢。校园里的点点滴滴,都是语言所构成的生活环境,会变成孩子心灵发育和语言成长的一个教育环境。
“正如一个在温情中接受了爱抚的孩子,说话就会变得优雅,行为就会变得文明,性格就没有那么暴躁。他会对语言产生好奇,会自然延伸出行动——去改造家庭、教室的语言。”
情感美学:一颗心唤醒一颗心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对于灵魂的唤醒,学校有着属于自己的理解——“心灵化运营”,即充分利用校园空间的自然风景、美学元素和文化信息,及时观察、捕捉学生的个体“遇见”和现场反应,通过教育者的介人、助推和引领,刺激故事的发生,拓展事件的长度和空间,将个体事件放大为校园事件,将生活事件提升为心灵事件,将游戏事件演绎为教育事件,从而在审美、伦理、心性和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以此完成生活和教育、休憩和学习的立体功能。
一枚鹅蛋在学校掀起轩然大波,并引发一场生命教育,就是心灵化运营的真实案例。
学校里养殖的两只鹅产了一枚鹅蛋。如何处理鹅蛋呢?有人提议吃掉,学校却决定用作教育资源。为扩大为校园事件,校长发通知告知师生、家长,征求大家的意见。
之后,根据家长的建议,学校把鹅蛋作为引子开发为一个项目活动课程。
谁来参与课程?基于众多孩子对鹅蛋的热情,确定为班本课程,整班参与。课程还被命名为“一枚鹅蛋的使命”,全班同学分成7组,含生物组、艺术组、影像戏剧组、哲学组等,每一组研究鹅蛋的一个“使命”,自行开展观察和讨论,时限一周。
研究结束后,全班举行课程分享会,七个组长陆续上台汇报小组的研究方案,研究内容涉及科技、智能、审美等多个学习领域。如:生物组开展了自然孵化和保温箱孵化的对比实验;哲学组上演了一场主题为“先有鹅还是先有蛋”的辩论;艺术组利用鹅蛋进行艺术创作,对蛋壳进行艺术加工或者写小剧本进行舞台演出。
一个鹅蛋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索事物的积极性,产生了一系列课程。令人更意想不到的是,在知识之外,这个教育事件还延伸出了公共价值,影响到普通家长市民。
年儿童节,学校收到了一位热心市民送来的十枚鹅蛋,备注是“给未来的生命科学家的节日礼物”。这10枚鹅蛋被放在了保温箱里面进行孵化。完成孵化那天,校长一早带着几个老师和课程组的孩子们到达现场,亲眼见证破壳过程。
一只鹅诞生了,鹅蛋完成了一大使命。从生命的孕育到生命体的成长,孩子们参与的并非是一场游戏,而是一次生命的启迪。
几只鹅蛋,诞生了一场生命课程
可见,“心灵化运营”的关键不是“物”,而在于“人”,在于教育者的发现力、思考力和引导力,在于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心灵敏感性、精神美学和价值观系统。有怎样的人,就会诞生怎样的校园故事和心灵事件,就会把事件引向不同的层次、方向和终端,就会塑造怎样的童年生活。
艺术美学:为学生定制“果实”
在美学的研究对象中,艺术作品是一个绕不开的审美对象。教育话题的艺术美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艺术。学校坚持儿童立场和因材施教原则,不断迭代深化推进儿童定制学习,让孩子遇见最美的自己。
加强学生审美教育,学校在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二度整合、开发,形成了“星”梦综合艺术定制课程,让学生掌握扎实基础知识之外,使“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重视艺术的“体验—合作—创造”。
“星”梦综合艺术定制课程通过音乐、美术的连堂授课,跨界整合学习资源,融通拓展学习过程,以人为本评价教学,实施艺术融通性教学,让儿童在艺术的殿堂里丰厚生命的质感。
比如,《走近大师——李叔同》艺术定制课程通过遇见、凝视、走近大师,让审美艺术成为老师与儿童共同的追求。为充分理解李叔同的书法、篆刻、歌曲等艺术作品和背后的人文意蕴,老师以李叔同的生平为线索,带领学生赏析电影、参观纪念馆,去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探究其艺术作品。
不仅如此,课程还打破班级限制,实行年级大课研究;打破40分钟界限,把主题式学习设置为跨越半个月的研究周期;进行音美跨界整合,实现从单科到合科的融合;学生按兴趣选择学习小组,构造了“没有边界没有围墙”的开放学习世界。
多元选择的课程,美成为了无穷的创造力。为了满足不同儿童的发展需求,更好地为相同兴趣或相同困难的“儿童群体”的学习服务,学校为每一个儿童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习“菜单”,供儿童自主选择。
“菜单式学习”主要针对校本课程设置,其中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覆盖“品格与社会”“语言与人文”“体育和健康”“数学和科技”“艺术和审美”等课程领域。
每周星期三下午,儿童打破班级边界,打破年级边界,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兴趣倾向、学习需求,跨班级、跨年级实现“自我选择”的学习。教师以适合的学习指导,帮助儿童发现兴趣,并引导儿童对自己的兴趣选择“负责”。
在任选课程“菜单”里,阅读、STEM、陶艺、戏剧、美术等课程目不暇接,学生可自选社团,利用课后延时服务等课余时间开展学习活动,每个孩子都拥有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和多彩的校园生活。
南校区的艺术梦想馆内,书法、绘画、陶器等艺术作品琳琅满目,精美别致。它们分别有着不同的主人,有的是私人定制展,有的是以集体定制的社团定制展、班级定制展、年级定制展、学科定制展,均来自学生之手。
一年级新生陈厚源,申请了学校的好习惯定制课程。两年后,受校长的特邀,他把坚持了天的幅写生画作,带到了保利剧院大厅,做了一场“私人定制”画展,展现了他的美丽坚持成果。
除了画展,孩子们还拥有各自的音乐会、诗会、陶艺展、书法展……只要有一个梦想,即使是刚刚萌芽,它们都有机会成为现实,这样的成果展被学校称为定制的“果实”。
洞察每个儿童的发展程度、时机、方向,尽可能满足儿童发展可能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独特性,给予儿童个性化的空间和自由,这就是“个人定制课程”的意义所在,也是实践探寻艺术的价值体现。
人格美学:做精神明亮的人
艺术美总是伴随着人格美。教育同样如此。人格主义教育学强调独立人格的价值和人格的自由发展,认为培养学生的人格应成为整个教育过程的中心。年前,蔡元培就倡导健全人格教育,他指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为了塑造人格之美,学校建立了自己的“价值观系统”。
学校有一个文化园,园内有刻着“端勤毅”的校训石,保留着学校第一个名字的“范贤亭”,还有一条历史的长廊“花墙旧廊”,上面是百年来历任校长的照片。
年,清光绪年间设立的“范贤初等小学堂”(张家港市实验小学的前身),自此,“范贤”精神就刻在了学校的基因里。为了传承好这份文化基因,年,学校启动了习惯课程“21天美丽行动”。
几年来,关于习惯课程课程的记载卡片累计近十万张。有学生在卡片上写到:我要坚持21天每天自己整理书包,爸爸,妈妈,欢迎你们对我进行监督、检查。也有孩子表示要坚持每天向父母问候,写日记,长跑……一个又一个好习惯逐渐成为孩子的优点,从细小处成就了不同的学生。
播撒不断生长的“范贤”精神,学校尤其注重积极人格的塑造,让孩子葆有充分的想象力,去挑战、打开局限的窗,创造无限可能。
年秋天,北校区在不足0平方米的小水池展开了一场皮划艇游戏,引发了校长的教育反思。
疫情期间的一天,学校水池边多了一只橙色的单人皮划艇。当皮划艇被老师放入池塘,孩子们挨个跳到了艇上,四周欢呼一片,快乐喷薄而出。
0.04亩的小池塘里,能承载多大的想象力呢?孩子的想象足够辽阔,皮划艇满足孩子对生命运动和热情的向往,对新鲜事物和远方的渴望。而北校区的教育者,把一方小池塘变成汪洋大海,用行动告诉孩子,改造环境,创造惊喜,勇敢实践,是一件很酷的事。
除了行动的鼓舞,价值观的成长也体现在思考力层面上。
学校的百草园里种着柿子树,每到秋季,枝头果实累累,老师们就会带着学生前去摘柿子。孩子们欢欣雀跃,个个跃跃欲试,彼此分工,共同享受一场丰收的喜悦。
百草园里的柿子树
当地上的袋子越来越满,柿子树显得越来越空。一个男孩突然跑到校长身旁:“校长妈妈,我能不要我的柿子吗?我想、我想把我那只柿子留给小鸟,刚才被赶走的那些小鸟!”
片刻静默之后,人群炸开了锅。孩子们纷纷献出了自己拥有的那枚柿子:“我的那只也要留给小鸟,让小鸟带到远方去播种……”“我的留给树妈妈吧,所有的孩子都走了,她多孤单啊……”“我的也要挂在树上,挂在天上,秋天才是红的……”
孩子们的思考,敲击着校长妈妈的心:孩子的逻辑跳跃得多快、多美、多精彩啊!只要给其一根竹竿,他们的思维就能跃到云朵上去。
那么,柿子究竟是谁的?柿子只属于人类吗?柿子只是用来吃吗?
事实上,在孩子们的潜意识里,已经触摸到了一种新的美学和伦理:比如超越“果农”利益的秋日审美;比如“有限消费原则”;比如“舍得”和“出让”,不仅是同胞之间的出让,而且是物种之间的出让,这是一种道德,也是一种哲学。
于是,儿童对世界的理解,对美的敏感,对万物的怜惜,呈现在一棵柿子树的摘取过程里。通过对儿童的审美,一位校长看见了儿童纯净的心灵,把教育瞬间进行美的演绎,讲给更多孩子听。
作者
刘宽
责编
雪峰
来源
本文为《新校长》今年10期“教育新美学”封面报道内容节选,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