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瓷盆养鱼打蔫,竟是缺少自然之气换
2025/2/8 来源:不详中科公益抗白 http://nb.ifeng.com/a/20190527/7393783_0.shtml
作品类型:民间故事类,短篇悬疑小说集《乡野奇谈》,第章。
作品名称:《自然之气》
原创作者:阿静
半杯烟云半杯水,几缕忧愁几缕悲。
不道人间情何意,陌路归途万念灰。
在当下社会有许多家庭喜欢在家中养上一些观赏鱼,一来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二来能让人更亲近大自然。通常情况下,我们养鱼会选择一个大一些的鱼缸之后放入打氧机和过滤器。鱼儿就可以在鱼缸里面长期存活,有些智能鱼缸甚至一年不用换水鱼儿都会活蹦乱跳。
但是在古代人们养观赏鱼没有这个条件,那么古代人是如何养鱼的呢?如果条件好一些的,会在院子当中挖一个水池,然后把鱼养在池子里。当然池子小的话鱼儿便不容易存活,所以想要在家中造水池需要有很大的院子。像古代的皇宫贵族就有大面积的地方供养鱼。如果院子没有这么大,则会把鱼养在瓷盆里面。
所谓的瓷盆就是经过烧制,上面画有精美图案的瓷器。通常情况下,瓷盆上面会画上一些荷花或是鱼的图案。然后再把瓷盆放在院子当中或是走廊里面,把鱼放进去之后倒入一些水以供观赏用。像古代的一些地主家里面就经常放瓷盆养观赏鱼,比方说在清朝山东一带,有一个地主就非常喜欢在瓷盆里面养鱼。
他养的鱼主要是锦鲤,有红色的有金色的,还有红白相间的。每次客人去了都会观赏这些鱼,为了增加观赏性他也会在鱼盆里面放入几粒睡莲种子,天气热的时候就会发芽长出睡莲格外漂亮。但是在天气热的时候他的这些鱼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经常打蔫儿,起初以为是需要换水了,可是换完水之后鱼依然打蔫儿。为此他请教了许多养鱼的高手,都没能搞清楚这个问题。
一日他的一个远方朋友来看他,他把朋友带到了院子中观看自己养的金鱼。朋友看了觉得这个金鱼品种不错,搭配睡莲显得格外漂亮。但唯一的缺点就是这个鱼不精神,非常蔫儿给人一种没有活力的压抑感。之后朋友就对他说:“你如果养鱼想让鱼活蹦乱跳,我建议你还是用木盆养鱼。”地主不解地问道:“我觉得木盆没有瓷盆漂亮,还有就是为什么要用木盆养鱼?”
朋友解释道:“这木盆是用大自然中的木材做成的,有一种自然的气息。这种气息叫作自然之气,鱼儿感受到这种气息之后就会活蹦乱跳,而缺少这种气息鱼儿就会无精打采。”地主将信将疑,毕竟他长这么大还没有听说过有自然之气这种东西。难道用木材做成的盆,真的比用泥土烧制的瓷盆更适合养鱼?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让家丁出去买了一个木盆,然后就把几条打蔫儿的鱼放在木盆里面。
就这样时间过去了两天他回头再看这几条打蔫的鱼,从打蔫的状态变为活蹦乱跳,而且颜色看起来比前两天更艳丽了。这让他大为高兴,也好奇的自言自语起来:“真没想到这自然之气的威力如此之大,竟能让打蔫儿的金鱼活蹦乱跳。”于是他就拿出了一些银两买了几个漂亮的大木盆,之后把陶瓷盆卖给了别人。从此之后他专门用木盆来养金鱼,在他的悉心照料下这些金鱼个个颜色艳丽活蹦乱跳。
那些朋友们看到也纷纷夸赞他养金鱼有一手,比别人养的金鱼好看多了。他暗暗自喜,心中说道:“你们当然不懂了,其实我养这些鱼没有什么诀窍只是利用木盆的大自然之气让鱼更加活泼罢了。”如今距离清朝已经过去多年,人们养鱼早已不需要瓷盆或是木盆了,对这个大自然之气也感到陌生。那么究竟什么是大自然之气,又为什么可以让打蔫儿的金鱼活蹦乱跳呢?
其实以现在科学的解释,这个大自然之气指的就是水中的氧气含量。鱼儿在含氧量高的水里面,呼吸自如自然活蹦乱跳。普通的瓷盆密不透气,溶解氧气的能力有限,水中容易缺氧。而木盆在显微镜下有很多孔隙,氧气会透过这些孔隙慢慢溶解在水中。
这样一来,木盆当中的含氧量就远高于瓷盆,鱼儿生活在木盆当中不缺氧自然就会活蹦乱跳了。只是古人不知道这个原理,就用自然之气来形容了。只能说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看起来难以理解的事情被解释清楚了,也就显得不那么神秘了。
作者申明:传承民间文化,说出魅力故事。故事属虚构文学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节等。更与现实生活无关,请理性、正确地欣赏故事。配图来自网络,需要请联系删除。山野奇谈民间事,用尽半生写红尘。好听的故事,好看的文,感谢您一直以来的陪伴,接下来的故事,会更加精彩,咱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