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2021届本科生毕

2025/3/16 来源:不详

尊重材料,释放个性

——写在雕塑系毕业展的前面

年的毕设展示是雕塑专业工作室改革后的第一届集体亮相,自年雕塑系启动体系调整,将原有的班级制变更为三个工作室——架上与公共艺术、漆陶造型、工艺雕刻(年增设“数字雕塑”工作室),教学资源的精准投放为学生带来巨大的个性解放,从本次展览可以看出,同学们在不同的方向上以语言与材料的延展将各自的情感、观念充分表达:一工的林海以家乡平潭跨海大桥的建设者为对象,经典纪念碑式的造型语言展现了新时代同龄人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二工的东溢农来自内蒙古,纵跨大半个中国来到福州这座漆艺之都。他的视角聚焦于生态变迁带来的物种衰亡,脱胎漆艺与数字雕塑这一古一新两种语言融汇于作品思考:人类究竟是地球的主人还是客人?三工的黄宇昊的作品则体现出造型能力,精工锻造和想象力三者碰撞出的火花。总之,每一位同学都力图最大程度地达成材料与个性,形式与观念的平衡升华,这是雕塑系一直追求的学术目标和教学成果。我们欣喜地看到,年轻人走出了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闽江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郑彦民

毕业答辩现场

展览现场

GRADUATIONEXHIBITION

毕业作品

GRADUATIONWORK

作品名称《忆苦思甜》

作者赖淑敏

材质岫岩玉高山石

尺寸42cm×23cm×45cm

指导老师陈侠

作品介绍日常生活最常见的两种食物:苦瓜意"苦",柿子意"甜",真实的物境与情境。

作品名称《鱼儿跑了》

作者喻钧颖

材质寿山石、环氧树脂

尺寸80cm×45cm×40cm

指导老师陈侠

作品介绍快乐而宁静的童年片段:一个小丫,数袋金鱼,“哎呦不得了,一只鱼儿撞破袋子。”

作品名称《远方》

作者黄宇昊

材质紫铜、香樟木

尺寸cm×40cm×CM

指导老师陈侠

作品介绍运用金属弯折、锻打、焊接、热着色等手法,以自然为题,以写意而造。

作品名称《想象与创造》

作者赵金林

材质树脂玻璃钢

尺寸特斯拉:85cm×50cm×cm、加加林:cm×70cm×cm

指导老师郑彦民

作品介绍作品选用科学天才特斯拉与第一个太空人宇航员加加林为主角,人类文明的推进就是个体与集体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合。那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作品名称《影与藏》

作者孔渴文

材质玻璃钢

尺寸尺寸可变

指导老师郑桢

作品介绍生活中常见物品里隐藏的人体之美。

作品名称《殄》

作者东溢农

材质大漆、麻布

尺寸cm×cm×50cm。

指导老师郑桢

作品介绍用大漆和麻布制作,犀角以传统的平光亮为特点,头颅部的粗糙感则是对传统的颠覆。

作品名称《草莽英雄传》

作者谢浩然

材质玻璃钢

尺寸李逵85cm×40cm×67cm、林冲cm×cm×cm、阮小七75cm×45cm×45cm

指导老师郑彦民

作品简介通过三个中国传统小说人物来展现主题。李逵、林冲和阮小七,分别对应三种自然元素——木、火和水:李逵的不畏生死;林冲的挣扎与纠结;阮小七的洒脱豪爽。这是人民的愤怒与反抗。

希望那些英雄主义气息,依然流淌在我们的精神血液里。

作品名称《精卫填海》

作者郑雅雯

材质PU树脂、EVA、环氧树脂、染色鹅毛仿点翠、冷掐丝珐琅、石膏、保利龙

尺寸cm×cm×60cm

指导老师郑彦民

作品介绍以BJD(球形关节人偶Ball-jointedDoll)为形式载体的“精卫填海”的综合材料雕塑。

作品名称《归矣?归矣!》

作者

材质木质

尺寸51cm×21cm×cm

指导老师毛晓峰

作品介绍“家乡”作为主观意识中构成民族个体人际关系的基础,对于民族个体的身份认同归属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作品以传统青绿山水国画为蓝本,以黄花梨木为材质,以突破传统的浮雕形式表现广泛意义上的家园概念,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

名称《岚岛陆梦》

作者林海

材质玻璃钢

尺寸.5cm×81.5cm×cm

指导老师郑彦民

作品介绍本组作品描写了故乡平潭岛屿的变化,以海峡跨海大桥建设为背景来进行塑造的组合雕塑。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互融合,三角构图和向上的趋势在整个视觉冲击上产生力量感和崇高性,在空间布局上以“1+2+1”所形成“疏密疏”和从左到右呈现出由紧到松的节奏变化,同时采用点线面的构成方式来进行衔接从而对作品的前后左右虚实变化起到关键作用,三角式向上构图和人物的动态上形成两个大的“势”。本次创作的这组雕塑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于伟大的“中国梦”以及家乡海岛人民千百年来的梦——“岚岛陆梦”的期望。

作品名称《它们还会好吗?》

作者宋蕾

材质综合材料

尺寸90cm×70cm×40cm,90cm×cm×40cm

指导老师陈珍妹

作品介绍表现全球变暖这一现象以及背后存在的问题,从而对我们人类又该如何去保护生态环境进行思考。

作品名称《倩梦》

作者刘雨琪

材质综合材料

尺寸54cm×36cm×55cm

指导老师毛晓峰

作品介绍你沉溺于容貌焦虑吗?这些焦虑从何而来?不是精致的化妆品,不是漂亮的衣服,不是美化自己照片滤镜,真正的原因是这个社会对美的定义如此单一。

作品名称《岁月如裳》

作者颜俊欣

材质陶瓷、大漆、黄铜

尺寸80cm×35cm×20cm

指导老师郑桢

作品介绍碎瓷就像我们的记忆碎片,既极为重要,通常又随着岁月流逝被遗忘。作品以废弃的瓷片为主要材料通过瓷器修复工艺中的修缮与锔瓷来呈现,意在唤醒当下人们对自己珍贵记忆的挽留。

作品名称《循环空间》

作者林韵铮

材质综合材料

尺寸70cm×75cm×65cm

指导老师郑彦民

作品介绍这件雕塑是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现,运用视觉错觉来设计一个循环的空间,通过矛盾空间与挣扎的人来表现欲望与理性的辩证关系。这是一个理性与欲望抗争的场景,在特定角度虽然是循环无法逃出的模式,但是换个角度,一切的循环似乎又有了出口,我们踩着每一次斗争的楼梯,正一步步向上迈进着。

作品名称《一叶一浮萍,一梦一睡莲》

作者罗玉欣

材质蓝玉髓(玉石)、树脂、亚克力

尺寸80cm×35cm

指导老师陈侠

作品介绍养殖植物成为当代人的时尚。作品以玉石雕综合材质为载体,通过仿生和写实的表现手法来呈现水中的睡莲,通过睡莲之间的形态对比,水波纹之间的高低起伏变化以及色彩来塑造宁静悠远的意境和氛围。

作品名称《永生花》

作者陈婷婷

材质寿山石、树脂

尺寸20cm×5cm×20cm

指导老师陈侠

作品介绍当所有东西都如昙花一般稍纵即逝,还有什么是永恒的呢?作品运用寿山石雕刻技法来体现绽放的花朵,用骷髅头的结合来体现永生这个含义。

作品名称《花愿》

作者陈燕华

材质陶瓷

指导老师陈珍妹

尺寸15.5cm×18cm×40cm、27cm×18cm×40cm

作品介绍青春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健康、靓丽、纯洁。

作品名称《我的泰迪熊》

作者林慧

材质漆造型

尺寸57cm×30cm×25cm

指导老师郑桢

作品介绍“泰迪熊”在多数人的童年都承载了一份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回忆,作品借以大漆环保的特性对潮流玩具进行二次创作,在造型上结合了传统大漆工艺与现代雕塑进行碰撞;在色彩上以色彩构成为灵感,以几何图形进行大胆的色彩拼接,展现了大漆在雕塑上与传统不一样的色彩运用。

作品名称《老萨满》

作者李金雨

材质玻璃钢

尺寸cm×95cm×50cm

指导老师郑桢

作品介绍萨满文化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古老文化,其巫师被认为能在癫狂的仪式中自由穿行于天地之间,沟通自然万物。本次创作通过传统的雕塑语言和丰富的细节刻画去描绘萨满这神秘的文化;在形式设计上,狂风吹拂的披风与傲然挺立的萨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虚与实、静与动的起伏,正如萨满表演宗教仪式时的节奏律动,引人入胜。作者也希望通过本次创作,能让更多的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89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